以ZWO为例入门漏斗分析

在商业和科技领域里,漏斗思维(Funnel Analysis)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分析技法。它不是只盯着最终的结果或转化(比如购买一个产品),而要把整个过程拆解成一个个关键节点,挨个找出最可能导致用户或项目流失的瓶颈。只有清晰地看到哪里卡住了,并用系统化的方法去疏通这个节点,让流动更加顺畅。无论是电商购物车的下单-支付流失,还是天文研究里用望远镜排期观测的资源瓶颈,都可以用类似的拆解方式去捕捉问题、制定对策。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想先用一些最常见、最典型的商业漏斗场景,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漏斗思维”;然后再结合ZWO在Seestar上的产品策略以及科研意义,探讨漏斗分析的灵活用法和实战价值。

什么是漏斗分析

谈到“漏斗”,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电商购物:大家都在网上买过东西,你会发现从浏览商品到放进购物车、再到提交订单,支付成功的过程中,用户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比如说,可能有 10 万人浏览了商品页,最终只有 1 万人付款;中间 9 万人的流失究竟发生在哪个环节?是商品详情页不够吸睛,还是填写地址时太繁琐,或是快递费过高让人望而却步?这些疑问背后,便是漏斗分析最基础的思考。

所谓漏斗思维,就是用一条流动线路去追踪用户或资源的逐步转化情况,并且认真拆解每个可能造成大量流失或中断的节点。越到漏斗底部,留下的人(或最终达成目标的案例)越少,但他们也是最珍贵的付费用户或完成科研的成功案例。拿电商举例,如果我发现 80% 的人都停留在“购物车”却没继续下单,那这个环节就是最突出的瓶颈。我或许可以做个弹窗,告诉用户再凑 20 元就能免运费,或者提供一个限时优惠,把购物车里犹豫不决的人激发出来。这个思想放在任何多步骤、高流失率的过程里都通用:如果我们不知道哪里在大规模流失,就只能瞎改;而一旦找到瓶颈,就能有的放矢地提高转化率。 从漏斗思维看天文摄影客户留存转化 天文摄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对普通人不太友好。以前想要拍一张深空照片,往往要配齐赤道仪、望远镜、相机、导星系统,还要在电脑上安装一堆专业软件,调试驱动、校准极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你就只能束手无策。对于那些只是看见别人拍的美图心动不已,但没有相关经验的小白,简直是道天堑。这也是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天文摄影都需要一个师傅带进门的原因——全靠自己摸索成功率太低了。

如果把这个过程也用漏斗来划分,大致可以看到四层:

  1. 第一层是萌芽:被天文摄影的作品所吸引,对星空和深空天体心生向往。这里的用户数量其实很多,社交媒体上的精美星空照片频繁种草了大量潜在玩家。
  2. 第二层是尝试:想办法真正开始组装或购买设备,但此时的壁垒很高,不懂器材、不懂软件,甚至不清楚要怎么对极轴,随时可能退缩。这是流失最严重的一环。
  3. 第三层是初步购置:最后留下一部分人真的买齐了配置,走上实际拍摄之路,但遇到操作或者后期上的挫折,可能也会半途而废。
  4. 第四层才是深度发烧:已经摸熟了基础流程,开始追求更高端的相机、赤道仪,甚至自研改装或升级昂贵设备,变成真正的天文摄影发烧友。

Astromony funnel

如果我们是一个厂商的老板,回到10年前这样的原始场景,拿着有限的预算,想要尽可能提高客户转化和留存从而赚更多的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其中的瓶颈在萌芽和尝试这两种客户。面对高高在上的天文摄影门槛,要想让那些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看过美图、却完全没有器材和技术背景的用户真正动手拍摄,核心挑战就在于:他们走到漏斗第二层(尝试)和第三层(初步购置)时,往往被一系列操作和设备难题卡住。用漏斗思维来逆向剖析,可以这样一步步问自己:

第一步,解决技术恐惧。为什么很多人在尝试以后就流失了,没有继续购置设备?答案常常是“我调研了,但太复杂了“。驱动、ASCOM、astap解析,极轴,完全搞不明白。如果你想让更多萌新能顺利往下走,就得先把这部分复杂环节简化或封装。在没有任何产品可依赖的情况下,我们自然想到要做一个类似苹果产品的通用控制中心,把所有驱动和细节参数设置都隐藏在后台,通过一个手机 App 来一站式搞定。只有这样,用户才不会因为电脑驱动或繁琐的配置而望而却步。假如我们真的实现了这种理想中的控制器,就相当于给天文摄影做了一个傻瓜模式。而当它被做成一个小盒子,就会与今天的 ASI Air 高度相似:把最令新手头疼的技术门槛降到最低,给想动手的人一个随时上手的捷径。这就降低了第三层的门槛,让更多的客户可以从第二层尝试转换到第三层初步购置。

第二步,填平设备拼装和成本的坑。就算有了通用控制器,现在整个漏斗的瓶颈在哪里?一想到还需要赤道仪、镜筒、各种零配件,而且少说得上万元,很多人还是停在了漏斗第二层。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买错了配件,或者担心出门拍摄时搬起来又大又重最后在家吃灰。若要让更多用户跨过这个坎,就得让他们不用自己东拼西凑,最好直接开箱即用。没错,一台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云台都集成到一起的一体化设备,能最大化地削弱对外部配件的依赖,让再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凭手机完成基本操作。这种思路落到实处,就很接近 Seestar S50:给大家省掉了大大小小的对接环、赤道仪等配件的折腾空间,而且只要两三千元,让“初步购置”的环节不再可怕。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层客户到第三层的转换率。

第三步,在大致解决第二层到第三层的瓶颈之后,此时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往上走,解决萌芽到尝试用户的转化(比如做Seestar S30),要么往下走,解决初步购置到深度发烧的转化(比如做Seestar S100)。从市场容量的角度来说,前者的潜力要大很多,因为如果它能拉进来更多的萌新客户,这些客户在后面的漏斗环节也是要消费的。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第一层的萌芽客户进一步降低预算和便携焦虑。如果你细看,会发现总有人觉得“一体机已经不错,但依旧不够便携或价格还略高”。这说明漏斗顶端依然有一部分人仅仅是好奇,不敢花太多钱去尝试,于是他们在第二、第三层之间依然可能流失。要想抓住这批更随意、更大众化的用户,理想的思路就是做一款更小巧、更便宜的入门机,让他们随手就能下单,像添置一件新奇玩具一样,轻松体验拍摄星空的乐趣。于是,这第三个改进方案自然催生了一台小型一体机——也就是后来 Seestar S30 的产品形态:它用更轻的重量和更友好的价格,把那些只是抱着先玩玩看态度的人也吸引了进来。

通过这三步拆解,我们就能看到,如果要打通漏斗从感兴趣到成功拍摄的最主要障碍,必然要经历降低技术门槛—简化设备组合—压缩预算和便携壁垒三个大方向。而当这些思路一一成形时,我们最终得到的东西,就恰好与 ASI Air、Seestar S50、Seestar S30 这些产品异曲同工。用这种逆向方式来思考产品演化,往往更能凸显每个环节的“为什么要做”,也让人意识到:很多最终获得成功的解决方案其实并非偶然,而是对用户在关键节点最容易放弃的痛点加以针对性打通。这样的过程,也正是漏斗思维所能带来的最大价值。

科研也能用漏斗来分析吗?——谈 Seestar 在学术领域的扩展

当我们理解了 ZWO 这些产品如何对商业漏斗产生影响,也许会好奇:这种思维是否只适用于电商、消费级市场?其实不然。科研的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个个流失节点——只不过它不再是用户买单,而是各种研究项目在学术资源竞争中的淘汰或中断。

我们习惯性地把最顶尖的观测资源看成科研的终极武器: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布、地面上的凯克望远镜、智利大型光学望远镜等等。要获得它们的观测时间,需要写观测申请、通过专家评审、排期等待,还要和全世界无数优秀项目竞争。许多有潜力的创新课题因为达不到评审要求,或者没有足够高的优先级,就被堵在了科研漏斗的上一层,很难走到最后产出成果。再者,一些需要全球分布式、长时间监测的研究,在大望远镜排期机制下也难以进行;毕竟这些顶级资源通常只会集中火力盯住最重要、最稀缺的目标。

如果说大望远镜观测是科研漏斗的底层转化,那么 Seestar 这样的低成本、可分布式部署设备,则为科研开辟了一条新的平行通道。由于 Seestar 的价格和可操作性都相对亲民,一旦依托一个软件平台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成一个观测网络,就能提供某些大型设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1. 数量和分布广。可以在多个时区、不同地理位置“接力”观测,不再受制于单一望远镜的时间表;
  2. 时域观测能力。很多突发天文事件(超新星、伽马暴、引力透镜暂现等)需要第一时间响应并连续追踪,分布式网络特别适合这种“发现就立刻联动”模式;
  3. 海量样本与长时间序列并重。大望远镜有时候可以给你极高分辨率和深度,但它没办法长年累月地盯住许多目标;而 Seestar 网络却可以“量多时长久”,让原本需要挤破头去申请机时的科学想法,也能在一个众包模式下获得实现机会。

这相当于把科研漏斗的顶端大幅拓宽了,让许多不一定能敲开顶级望远镜大门的构想,先借助民用级分布式设备做先期验证或持续观测。只要观测质量足够支撑初步成果,就能继续往下推进,甚至最终吸引更多专业资源跟进。换句话说,那些在传统科研资源配置中被漏掉或被耽搁的课题,有了新的转化途径。对科研界而言,这不仅是一个设备升级,更是一种协同生态的变革。而这样的分布式软件平台现在还不存在,这可能就预示着另一个科研变革的机遇。

让“漏斗思维”走得更远

无论是商业还是科研,其核心都是让更多好想法顺利地转化成实际成果。漏斗思维提供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准瓶颈并通过行动打通瓶颈的系统方法。在商业电商领域,瓶颈可能是某一个糟糕的结算流程,导致用户在购物车阶段大幅流失;在天文摄影领域,瓶颈也许是过高的技术门槛,让有心者却步;在学术研究里,瓶颈更可能是资源分配模式过于集中,导致众多潜力项目无法落地。无论哪一种情境,重点都在看到问题所在,然后想方设法把这部分的流动率提升上去。

回看 ZWO 的产品策略,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天文摄影市场突围:与其把研发力量都砸在再提高一点点相机的量子效率这类硬指标上,不如先聚焦最痛、最会流失用户的环节,用集成化、易用化、低成本化的方式去打破卡点。ASI Air、Seestar S50、Seestar S30 分别瞄准不同层次的受众,层层递进,最终不仅帮自己圈住了大批新用户,也激活了整个天文摄影领域的用户增量。

而在科研场景中,Seestar 也展现出同样的潜力:通过分布式、小型化的优势,给予更多研究者或爱好者参与观测的可能性,打破传统高端望远镜排期这个稀缺漏斗的限制。这样更多普通高校或民间团队也能利用这些设备做一些持续性时域观测或突发事件跟踪。有了海量基础数据的支持,那些精巧或边缘的科学设想才更容易被验证乃至开花结果。

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当我们用漏斗思维去重构一个行业或一项事业的流程,往往会意外地发现很多被忽视的堵点。只要能想办法在这些环节做减法或整合,就能让流动效率产生巨大飞跃,而这远比一味地在终端堆规格、做极致性能优化来得更具市场/学术价值。很多商业决策其实都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之间的抉择:前者是不断精进某些极限指标,让现有的资深玩家受益,但新用户并不会因此大增;后者是化繁为简,找到新手和广泛人群真正进不来的地方,让潜在的需求被释放出来。

所以,若你想让更多人理解天文摄影的美好,或是想让更多创意性的科研方向得到实践机会,就必须从“最初的那道门”开始——让感兴趣的人能轻松踏进来,而不是在门口就被高价、高技术壁垒吓退。当所有想尝试的人都能更容易实际尝试,才有更高概率在漏斗底部汇聚成为沉淀的忠实用户或学术成果。ZWO 用 ASI Air、Seestar 系列给我们做了精彩示范:在看似小众的市场中,通过做对关键决策,依然可以打开一片广阔天地。

回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转化难题:吸引潜在客户、留住老会员、提高二次购买、争取预算支持、推进学术项目……不管是哪种行业场景,都可以先画出一个漏斗图,找出每个阶段用户或项目从多少人(或多少创意)变成多少。那个数据落差最厉害、流失最离谱的地方,就是你最应该集中火力突破的瓶颈。突破方式也许是重新设计流程,也许是降低价格,也可能是搭建一条新的合作模式。就像 ZWO 在天文摄影领域做的一样,也像 Seestar 在科研资源上完成的补充。

当你真正用好漏斗分析,就会发现它背后是一种动态网络的视角:你不仅要关注纵向节点的转化,还要留意横向差异,比如不同人群、不同渠道、不同阶段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它们和你产品或组织的互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觉,漏斗分析绝非单纯的统计报表,而是一种洞察人性、洞察资源配置、并通过持续迭代来让事情变得更顺畅、更美好的思维框架。它不只适用于商业,也不只属于科研,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想让更多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场景中。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对漏斗思维多一点感性认识、多一点跨界想象,说不定下一个被打通的瓶颈,就会出现在你自己的项目里。祝我们都能在这条充满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