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现象,类似陨石总是落到陨石坑里(陨石坑不是陨石掉在那个地方的原因,而是结果),或者维修人员发现空战中飞机总是翅膀中弹(这是因为机身/引擎中弹的飞机已经坠毁了,很少能返回被维修)。在这里,有些仪式不会给人带来快感,它们消失了。有些仪式会给人带来快感,他们留存了下来。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人们需要仪式感。

一个习俗上的例子是春节。在古时候(划掉)小时候,难得吃到肉,农忙季节难得串门八卦。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点好的,放放爆竹营造热闹的气氛,同时大家走亲访友八卦一下。这种情况下过年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像现在肉天天都能吃,朋友圈天天都刷,对年轻人来说过年就不是一件很特殊的事情了(也许除了陪陪亲人)。这个仪式失去了依赖的快感,在年轻人中就变得不那么流行(ref: 生活好了年味淡了 细数那些消失的春节习俗)。

一个商业上的例子是一种宝洁公司有一种叫纺必适的空气清新剂。这个空气清新剂一开始销量惨淡。原因很简单——家中有异味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有味道。销售团队访问了坚持购买这个产品的客户,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把喷一点纺必适当成了打扫完成的一个小小的仪式。这个仪式给他们一种微小的成就感,也促成了他们继续购买纺必适。所以销售团队改变了广告的策略,在广告中反复出现打扫卫生以后喷一点纺必适。这个策略上的改变在两个月内让纺必适销量翻番,并且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衍生出一个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产品链。 (ref: 习惯的力量)

那么,这个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呢?我的体会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能给人带来成就感的仪式来养成习惯。而且这个带来成就感的仪式可以很简单,甚至比如单纯的记下来你干了这件事。一个例子是微信运动让很多人变的没事也要走两步。我自从发现有个app可以把骑车里程记录到iphone的health里面以后,也变得天天骑车上班,并且喜欢经常看这个月有几天骑车了。所以,如果你有计划养成一个新习惯的话,不妨营造一种仪式感,每次做完这件事以后,认真地把它记下来。这会让习惯的养成简单很多。

如果对这个话题(仪式感和习惯的养成)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参考以下书籍:

  • The Power of Habit [amazon]
  • The Willpower Instinct: [amazo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