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阿拉斯加旅游需要知道的东西

最近搞了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周六听说下周二阿拉斯加极光爆发,查了一下月相和天气都非常完美,果断周六订机票,周日买衣服,周一定行程,周二就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心得。总结一下,以后如果有人要冬天去阿拉斯加看极光/旅游也算是一个入门贴。

Aurora from Alaska.

关于穿衣

冬天阿拉斯加的气温可以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穿衣一定要懂科学。简单地说,直接去REI跟服务员说你要去什么地方就好了(此处应有广告费)。REI的服务员大都是户外爱好者,非常专业,会教你很多东西。相比之下,北脸的服务员虽然也非常友好真诚,但专业性不足,差点踩了个坑。

具体地说,寒冷地带的穿衣要点有二。第一,躯干(core)和脚的温度要保证,这两个弄好了,中间裤子冷点都不是事儿。第二是layered,衣服要一层一层堆起来。一般衣服裤子要分成三层。最里面的叫base layer,主要作用不是保暖而是排汗。一般用的是快干的运动保暖内衣。中间的一层叫insulation layer,主要作用是固定空气来保暖。一般抓绒,羽绒,或者加拿大鹅之类的化纤都可以。最外面一层叫shell layer,主要是防雨防风的。有的滑雪服同时有外面两层的作用也可以。

关于鞋子,一定要买雪地靴,不要买一般的登山靴。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雪地靴有单独的隔热层,在雪里面长时间停留也不会冷。雪地靴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多少克的隔离层(grams of insulation)。我买的是100g的,在-30度呆半个多小时就感觉冷了。但因为看极光一般旁边都会有个车或者小木屋暖身子,所以感觉已经够了。

关于极光

能不能看到极光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太阳活动强度,天气,和月相。这些东西往往要到一周内才会看到比较可靠的预报,所以如果想一击必中的话,最好提早一周左右订机票,或者在那呆好几天天天晚上出门。

极光预报的原理是,第一太阳有一个自转周期是27天。所以如果在其他地方看到有活动的话,就可以大概算出来要多长时间转过来正对地球。第二是太阳风毕竟是实体粒子不是电磁波,从太阳表面爆发到太阳风轰击地球大气还是有几天的时间差的。这样就可以相对可靠的预言极光强度了。但仅仅有一个高极光指数也是不够的,要来个多云还看个毛。所以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事先查好天气。此外月相也非常重要,新月为佳。所以一般农历初一左右去是最好了,否则会对拍照会造成相当的影响,甚至刺激眼睛看不到极光。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极光看起来到底有多强。其实极光非常非常暗淡,除了强活动,只有在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才依稀可见。网上(包括本帖中)的照片全是用相机高ISO+长曝光拍出来的,和肉眼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也是月光会影响极光观看的重要原因。

关于照相

极光的拍摄也是个技术活。但在我们说拍摄技巧之前,还有几个更重要的坑。

首先,在非常冷的情况下,锂电池的容量会缩减很多很多。尤其是大法等机身比较轻薄,保暖比较差的机身,经常满电的电池拍个几张就没电了。这种情况怎么办?换个佳能啦(大雾)。不是换相机啦。应该准备两块或者更多的电池,一块电池装在机身上,一块电池揣怀里(离身体比较近的口袋里,不是羽绒服口袋)抱窝一样焐着。电池没电了只是说明太冷了,把它换下来在怀里抱窝,然后把之前在怀里暖好的电池装上去。这样二者交替,往往能撑很长时间。如果都没电了,也可以吃点壮阳药提高体温(划掉)去车里暖暖。但去车里暖暖也是个技术活:

第二,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湿的室内时,要先把相机装进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口袋(比如相机包,或者保鲜袋),然后再拿进来。进入室内以后在整个相机变暖之前不要打开口袋。这是因为相机在室外一段时间以后,镜头的玻璃会变得非常冷。一旦带入温暖湿润的室内,就像冬天窗玻璃会起雾一样,镜头也会起雾。在镜头外侧起雾还好,要是镜头密封不好,在内侧起雾又没有及时发现烘干,发霉了就爽了。虽然发霉概率其实不大,但要中奖了得哭死。所以,去看极光之前最好先买几个保鲜袋。

第三,对于用光学取景器的相机来说,靠近相机取景调参的时候最好憋着气。否则呼出来的水汽会在取景器和液晶屏上面/内侧结冰,非常麻烦。更不要在对着镜头的时候不小心呼气,整个镜头上面都会全是霜。。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关于如何拍摄,其实蛮简单。三脚架,高ISO(800~2000),大光圈(开到顶),广角镜头,手动对焦到无穷远开拍。快门速度一般在2~30秒之间变化,取决于极光变幻的速度。有些相机可能要把降噪关掉,否则会处理很长时间。对焦有的镜头/相机是直接到无穷远就好,有的是无穷远还要往回收一点。具体可以拍一张星空,然后放大看里面的星星是不是足够锐利决定。

除了直接拍极光以外,还有一些好玩的小拍法。比如可以拍延时摄影。或者给人用手电筒加一两秒光然后关掉可以排出足够明亮的前景和震撼的极光背景。还可以用电筒玩light drawing。这些黑暗环境中常见的小技巧就不再赘述了。

Aurora time lapse video.

关于自驾和跟团

冬天的阿拉斯加还有一个坑就是租车。据说(我没有查证过)租车公司懒得/不会把那么多车在冬天换成上面带钉子的雪胎,这样其实非常不安全。相比之下,当地的旅行团或者本地人都会换(下图实拍,注意上面跟足球鞋类似的钉子)。所以我个人选择了跟团。跟团的确蛮方便,从酒店到景点车接车送,去机场也有酒店的班车,所以交通上其实没花多少钱(只是旅行团本身的价格把我搞跪了)。

Snow tire

跟团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跟导游唠嗑往往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举个栗子,一般自驾去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就是看看哦好长啊,好粗啊,好大啊,拍个照片就走了。但我们跟的导游是个生物PhD,做了20年postdoc没找到教。。啊好了不黑了。导游是个生物PhD,在当地大学做科研,业余时间出来当导游介绍阿拉斯加的生态和环保知识。他介绍了关于输油管道的很多知识。这个管线纵贯整个阿拉斯加,长800英里,工程上非常先进。首先原油在里面是加热的,达到150华氏度。这是因为原油在(阿拉斯加)室温下的流动性非常差,几乎像固体一样。所以需要加热才能输送。但即使这样,油里面的蜡质也经常析出,堵塞管道。所以在管道里每隔一段就有昵称叫"pigs"的组件,一方面用超声和磁场传感器测量含蜡量和管道厚度,一方面用机械组件把析出的蜡刮出来,保证油能继续流动。油被加热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保证管道温度的相对稳定。阿拉斯加夏天有极昼,阳光连续曝晒下的管道可达40摄氏度。冬天有极夜管道可达零下40度。这种温差下的热胀冷缩是很恐怖的。恒温的油就缓解了这些问题。但这样也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管道会经过很多永久冻土层,热管道会逐渐融化冻土,导致土地失去支撑力,使管道下沉,扭曲,甚至开裂(和我们建设青藏公路的问题类似)。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整个管道被架空,悬在地上,只有隔热的支撑柱插到土里。但这样还是有缺陷,因为夏天的时候支撑柱被晒热了,还是会融化冻土。所以工程师又在柱子里充上氨气,冬天是固体,夏天一到变成气体吸热,保证下层低温。支撑柱上也加了很多散热鳍片。听完了以后就觉得,我靠,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这个感觉有点花钱买时间的意思,如果自己上wiki看,肯定也能知道。但如果有人到每个地方跟你介绍,就省去了很多查找资料的时间。

Trans-Alaska Pipeline.

左中右分别是,管道全景,热胀冷缩固定靴和散热鳍片,以及移除蜡质的pigs。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的另一个导游也是学生物的(???)。他说阿拉斯加陆地上没有冷血动物,因为实在是太特码冷了,冬眠都顶不过。没有蛇,没有蜥蜴,没有任何爬行动物。唯一的例外是一种蛤。它在秋天的时候会在血液里面打很多葡萄糖降低冰点,同时把细胞缩小,给细胞间留出间隙,这样即使水变成冰体积增大也不会涨破细胞膜。所以这种蛤一到冬天就不是冬眠,而是完全冻上了,硬邦邦地好像十分生气。但其实这种情况下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寿命是无限的。

总的来说阿拉斯加还是蛮好玩的,只要掌握好在寒冷地区生存的一些小技巧(穿衣,拍照,开车),可以玩得非常顺畅。希望这个文可以帮到你们。

Comments